第291章、目光,看向大明之外-《靖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杨廷和自然知道皇帝设的防在哪里,为什么是江西?
    因为江西文风很盛,官绅很多,为首的就是如今的总理国务大臣。
    昔年费宏总督四川,守杨廷和的老巢;如今杨廷仪总督江西,守费宏的老巢。
    而杨家顶着天下人对杨家几乎要主宰江西民政大事的压力,要交出的该是样板一样的新法推行答卷。
    不仅如此,杨廷和还要亲自去南直隶,为皇帝铺好他将来将整个帝国的税赋重地彻底握在手里的长远重任。
    唯如此,才能保证皇帝对杨家的圣眷能在将来杨家遭遇万一之时能不衰减。
    这也只是一道防而已,杨廷和没忘记皇帝等下还有大事。
    自从君臣“坦诚”后,交流的效率高了很多,何况是现在这样的私下里?
    杨廷和很快就告辞,让皇帝去办下一件大事。
    朱厚熜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吩咐黄锦:“准备去武英殿!”
    远处皇明大学院的钟楼已经响了十三声,武英殿那边应该已经陆续聚齐了人。
    武英殿已经改建好了,那军务会议将正式成立。
    军务会议常设总参谋一人,在京,如今由杨一清担任。
    参谋若干不定额,但在京常设有四员,如今是靖国公顾仕隆,襄城伯李全礼,治安总司总长马永,被重新启用、专任军务会议参谋的彭泽。在地方,还有杨一清推荐的两个边疆大将,还有郭勋、朱麒两个勋臣。
    而军务会议若有大事要议,兵部尚书王守仁、兵科都给事张经、都察院协理京营戎政、五府都督等人还要列席。
    现在这些人都聚在武英殿。
    其中地位,虽然勋臣不少,却是以参策为尊。
    这里的格局,与国策殿类似。
    现在众人都坐好了,并没有多寒暄。
    他们都在等着御座的主人驾临。
    殿内一角,同样摆了一个大一些的座钟。
    时间刚到下午一点一刻,殿外传来声音:“皇帝驾到!”
    殿内诸人都站了起来离开座位,朱厚熜的身影出现在门口。
    “臣等参见陛下!”
    朱厚熜在见礼中走向了御座,然后压了压手:“都坐。”
    眼睛环视了一圈众人之后,朱厚熜对杨一清说道:“杨总参,开始吧。”
    杨一清还在适应着自己的新身份,但他清楚,这军务会议就是皇帝把控大明军权的最高权力中枢了。
    他点了点头,朗声说道:“陛下有命,这军务会议便正式开始吧。第一项议程,商讨大明诸都司指挥使、治安司总司人选。”
    各省总督如何钳制?最有力的莫过于军政分离,军权始终握在皇帝手上。
    而地方都指挥使司的指挥使、治安司的总司,都属于军方,武力的强弱不同而已。
    别忘了省级治安司下还有一支来自锦衣卫的特勤队。
    要握紧这军权,确定人选自然是重中之重。
    这份名单,朱厚熜其实心里已经有数,但要在这会上再过一遍。
    会议一项项推动下去,而后就到了最重要的一个议程。
    杨一清看向了皇帝,朱厚熜开始自己主持。
    他先环视了一下诸人,而后郑重说道:“接下来这个议程,所有人必须牢记保密。如有泄露于外,最后查明了,不论是谁,不论官居何位,杀无赦!”
    众人心头一凛,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大事。
    朱厚熜先说清楚了规矩,然后才说道:“外察事厂来报,交趾黎朝权臣安兴王莫庸登有不臣之举,只怕篡位在即。黎氏孱弱,恐怕躲不过这一劫。交趾若易主,黎氏必请朕发兵相救。大事谋划在先,朕有意收复交趾,以为将来北击鞑虏之基其一。卿等自今日起,可从全局详加谋划,定好方略。”
    王守仁心中一震,而勋臣们两眼之中神色莫名。
    新法自然会推下去,这对外的战事也不会立刻就开始。
    但皇帝的目光已经看向了大明之外。
    提前数年开始谋划,告诉臣子的是一个明确的事实:等新法初成,大明地方卫所改制完成,兵精粮足之后,皇帝是一定要兴兵开疆拓土的。
    嘉靖一朝,文臣里先出了宰相,武臣里也新封了国公。
    而将来若还有这不世武功,又会是何等局面?
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